找到相关内容826篇,用时3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2)

    、无性、无性自性。此等略义云何应知?颂曰:   能食及所食,此依身所住。能见此如理,所求二净空。   为常益有情,为不舍生死,为善无穷尽,故观此为。   为种性清净,为得诸相好,...无性。此无性非无自性以无性为自性故,名无性自性。于前所说能食空等,为显相别立二。此为遮止补特伽罗法增益执,损减执,如其次第立后二。   前面所说的十四种,主要是为了遣除相执、妄执而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056516.html
  • 庄春江著:《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》(3)

    「缘起中道」的精神。「若法依缘起,即说彼为,若法依缘起,即说无自性。」(《迴諍论》,《大正大藏经》三二?一八上。《迴諍论》为龙树菩萨的另一部论著)这是以缘起即是无自性,来詮释「」的。像这样,龙树...生善)悉檀」。有为了纠正某些特别弊端,以导正为目标的部分,称为「对治悉檀」。有教说直接趣入究竟解脱,显示佛法真髓的部分,称为「第一义悉檀」。而称为「第一义悉檀」的,即是缘起中道法,也就是无自性。   ...

    庄春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957909.html
  •   作者:宏印法师   “”可分为:分破、观自性三类,这三种,应加何解释?  从印度的部派小乘到大乘,讲大概分三类--  第一种叫做“分破”又叫做“分析”,比如当兵的人要分解...最後的“自性”,当下即,也不须要将这些境界分解掉才发现它是,也下必用观想的方法把境界转化才是,不须要那种神通的观想、观照。中观修就是直接成当--一切境界当下就是,一切境界当下就是不生不灭、...

    宏印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3160428.html
  • 般若学在佛教中的地位及其影

    因待,前后必然,世间的因果幻化等等,好象有个东西存在,有迹可寻,有形可捉。但从根本上看,一切法是无自性,了无可寻、可捉的。所以说缘起是“宛然有而毕竟,毕竟而宛然有”。可见,佛说缘起,往往与一般人...存在。  (二)性  性是指诸法之体性、理性,是指诸法皆由众缘假合,没有自性。诸法的体性、理性不可得,名为“”,即“性”是同义异名。“性”观是佛教认识宇宙万物的基本点。但一般人对,都有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0763859.html
  • 佛性义

    说,还灭至于究竟,心之中道义理圆满显露,佛之为佛,不外乎是。《般若》说佛境多在毕竟,菩萨行多在自性,义亦同此。毕竟圆满显现,即谓之佛。故就佛之因果位说,皆不外此心此理也。  云何见性者,经文特示...有关涉。今谓此应依法相之自共相而判。依法共相言,则有顿义。如于一法见得此理,由此推至余法皆具此理,所谓遍一切一味者,是谓之顿(如一法是毕竟自性,推之一切无不皆然,是即诸法共相也)。若于此心此念,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5466703.html
  • 吴立民先生如是说

    主义,它却一实中道、不落两边;  说它彼岸两重,它却二世圆融、不即不离;  说它唯我神我,它却众同真如、非局自体;  说它灵魂有神,它却缘起性、否认造物;  说它胜义有,它又自性;  说它毕竟,它又方便有。   如此不可究竟,无第一因,才正是佛法之真实,才正是佛法之圆满,才正是佛法之具足。  这就是“”的般若和般若的“”。 ...

    吴立民

    |文化|文明|佛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1150225483.html
  • 佛理要略

    三法印──出离流转心   甲 诸行无常   乙 诸法无我   丙 涅盘寂静   三 大乘法──普度成佛心   甲 一切法自性义   乙 一切法唯识现义   丙 一切法大总持义   ...反之、若不成佛亦不能普度众生,故必成佛方能真正究竟普度众生。此普度众生心即大慈悲心,由见三界一切众生在生死苦中,为欲拔除,生同体悲悯。于是以种种善巧方便修积资粮,誓求成佛。   甲、一切法自性义 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4239550.html
  • 佛法?宗教?哲学

    两重,它却二谛圆融,不即不离;说它唯我神我,它却众同真如,非局自体;说它灵魂有神,它却缘起性,否认造物;说它胜义有,它又自性;说它毕竟,它又方便有。如此不可究竟,才正是佛法之真实,才是佛法之圆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3239916.html
  • 诗境禅心

    一新,你已不是你了;“等闲识得东风面。”象征“顿见本性”;“万紫千红总是春”。象征破去了“我法执,分别心”,证得性相平等,自性而不,尘尘物物,同一法性。  (九)入尘回脱时:杨万里诗曰:  毕竟...人的七情之动,六欲之发,都是真如自性本体之相用,故文人学士之诗妙契禅理是很自然的。笔者今以九首平常人大都熟悉的唐宋名诗说参禅妙旨。   (一)初参求静时:王维诗曰:  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  深林...

    法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1042201.html
  • 略谈法相唯识的

    集”,不堕无见;观“有因有缘世间灭”,不起有见,此非有非无即是中道。中观论颂:“众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。”因缘之有,自性,皆是假名,即此空有不二,是谓中道。大乘唯识学,解深密经三时教,初时以声闻四谛教为有,第二时是为大乘性教,第三时唯识大乘是非非有的中道教。唯识学最重要的三自性,不但说遍计非有,依他与圆成非无,显其中道义;就在每一自性中,各各皆合中道,如云:遍计所执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5742679.html